辦公家具行業明碼標價之思考?
認為不用講價,沒有折扣,一次成交,價格牌上的數字就是成交價。近日,常州萬都開出常州首家家具實價店,有媒體對此舉措歡呼叫好,認為家具明碼標價是順勢而為,常州市民買家具再也不用討價還價。真正的家具明碼標價是大部分消費者理想中的價格方式,甚至說經營者也樂意這么做,但家具明碼標價聽起來美好,執行起來難上加難,至少目前還沒有形成氣候。(貴陽辦公家具以為辦公家具明碼標價有人做了總比沒人做好,總之做的過程中有不妥之處還可以慢慢修改。)
貴陽辦公家具了解早在2011年,我市某家具商家旗下的兩家店同步執行“實價店”策略,其負責人表示全部商品實行明碼實價,商場不再存在任何形式的打折行為,即使在節假日,也不再有打折形式的促銷活動;顧客們不會再看到4折、5折、6.5折等任何形式的打折,價格牌上的標價就是最終定價。所有的調價只根據廠家的調價進行,其他任何時間不隨意調價。在該商家的宣傳冊中可以看到,他們的明碼實價包含3方面的含義,首先是敢說,全場家私明碼實價,不虛高,不取巧;第二是敢做,敢做行業低價先鋒;第三是敢承擔,所有商品全年保價,承諾差額奉還。對于明碼實價的大膽改革,其負責人認為有助于樹立品牌形象。 理想總是很豐滿,現實多不盡如人意。該商場的明碼實價策略像一陣風,開始還能引起一些業內人士和消費者的關注,很快便沒了蹤影,無人提起。如今3年多過去,該商場的品牌形象并未得到提升,銷售業績在大環境影響下也是只減不增。 辦公家具明碼實價未形成氣候主要和三方面有關,也是上述商家沒能繼續推行的重要原因。 第一,明碼實價只是幌子,其實價格一點也不實。隨著家具市場競爭的加大,家具經營者在產品、服務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,或者以低價吸引消費者,有的商家干脆來個徒有虛名的明碼實價,看起來似乎不用討價還加,不必貨比三家,認為這樣便可以讓消費者買得放心,還能從誠信等方面樹立口碑。殊不知,這樣的明碼實價只能自欺欺人,消費者不會上這樣的當,尤其在互聯網和物流如此發達的當下,許多家具產品的價格也沒有秘密可言。
貴陽辦公家具以為沒有大環境支撐,個別商家的明碼實價策略難以持續下去。當然,不能一棍子打死一片,確有商家在辦公家具行業內率先推出明碼實價的策略,希望其他商家也以此仿效,進而形成整個市場都明碼實價的情況,問題在于其他商家沒有跟進明碼實價的政策,在這種情況下,其他商家紛紛推出低折扣吸引消費者,而明碼實價的商家沒有任何吸引力,明碼實價也難以為繼。樂觀一點說,即便其他商家跟進,也無法知曉哪些商場是真正的明碼實價,哪些只是以此為幌子,市場監管存在一定難度。 再次,2011年起,大家居市場就持續走下坡路,至今沒有走出困境,許多經營者在保本上下的狀態徘徊,一個打盹就可能導致關門大吉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屬于大宗消費品、長期性消費品的家具產品,對低價策略的依賴程度很高,消費者固然看重售前和售后服務,也重視商家口碑,但價格于消費者而言仍然是第一位的,后知后覺是消費者的共性。因此,每到周末和節假日,我們就能發現各地都在組織低價促銷的活動,部分商家還取得不錯的效果。 |